4000-383-600

     

      新学期开始了,幼儿在“我的种植计划”活动中经过调查、交流、讨论和投票后,开始规划班级的种植,其中“种玉米”荣登投票榜首,因为玉米可以变成最爱吃的爆米花。玉米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玉米的生长变化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生长过程又会给予幼儿怎样的经验呢?探索玉米之旅拉开了序幕,期待着夏收如约而至。

      确定好了种植目标——玉米,我便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玉米的已有认知。关于“你在哪里见过玉米?”、“你见过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呢?”以及“你吃过什么样的玉米?”等问题,孩子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见闻。

      通过这些分享,我了解到孩子们对于玉米的基本形态和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提升幼儿对玉米的认知,我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身边的玉米制品,并完成亲子问卷调查表。

投票种植玉米种类

搜集玉米种子,认识玉米种子

收拾整理种植地、翻土、种植···

发现问题

    “老师,我的玉米叶给虫子吃了,叶子上面很多洞。”孩子们在通过观察和学习后知道是玉米螟在吃玉米叶呢!

危害

      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破环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玉米蟆啃食后叶片会留下孔状!

      寻找甘爷爷,请教怎么预防虫害问题

      可能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照顾玉米...

      多施肥,这样有营养玉米叶恢复的快

      制作辣椒水除虫。

      把在玉米叶上的虫子抓出来。

美味的玉米汁

      数一数一圈玉米的粒数

      玉米一圈有的是偶数,有的是奇数

      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发现玉米并不像家人买的玉米一样,排列得很整齐,出现了缺粒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学习幼儿知道环境、管理、生理、病虫害、气候、风力、土壤、营养和品种选择因素会造成缺粒的现象。玉米横截面上的玉米粒数量都是偶数,这是因为玉米芯上的小穗原基分裂形成两个并列的小穗,导致玉米粒数量为偶数。但如果有花丝没有受精或发育不好,就会出现单数列的玉米粒。

神奇的玉米花

      原来玉米和别的植物不一样,玉米会开两种花,长在玉米顶部的是叫作雄花,花粉就藏在里面;而长在玉米前端像胡子一样的叫做雌花,雌花部分的每一根小花丝都是连接到里面的玉米粒上的,玉米是通过风来授粉的,但是如果长时间不刮风的话,可以通过人工来进行授粉。经过前期了解了玉米知识后,孩子们观察到最近没有什么风,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给玉米进行人工授粉,以此帮助玉米结得更好。

颜色不一样的玉米须

      在授粉过程中,小朋友们观察到有的玉米须是棕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浅棕色,还有小朋友表示在菜市场看见的玉米须也是棕色的。

      在探秘玉米这一过程中,幼儿能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发现大风把玉米苗吹歪后,能通过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帮助玉米苗站直。在此系列活动中感知了原来天气的变化对植物成长是有影响的。在发现种植的玉米长出了不一样玉米须的时候,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所见过的玉米须颜色。在日常观察中,幼儿能够用涂涂画画形式表征自己发现玉米苗的不同阶段生长阶段的变化,在此系列活动中幼儿解决问题,观察事物和表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在给玉米进行人工授粉的过程中,了解了原来玉米会开两种花,进一步感知了植物的生长的神奇。

       经过孩子们的精心培育,我们的玉米终于成熟了,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深入了解玉米、探索玉米的用处,不仅仅学到了玉米的知识,同时也享受到了探索未知的快乐。经过前期的活动开展,孩子们有了相关的学习经验,玉米须变成了深棕色,玉米成熟可以开始采摘啦!

认识玉米果实外部结构

      在采摘玉米和制作玉米的过程中,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了玉米果实的结构,原来完整的玉米是由玉米皮、玉米粒、玉米芯、玉米须组成的。

      采摘之后发现玉米和自己种下的品种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了解是玉米串粉,所以原来种的甜玉米外皮变成黑糯玉米的样子,口感软糯、微甜的。

拿玉米回家跟家人分享,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进行美食制作

      幼儿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围绕着问题的出现为起点,围绕着问题的解决为结果,由此不断发展着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终身受益的态度和能力。幼儿园种植地是贴近幼儿生活,每天都可观察的场景,观察植物生长作为幼儿科学探究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投放材料、创设场景,让幼儿亲历照顾玉米苗、见证玉米苗成长变化、采摘玉米、认识玉米果实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幼儿不断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调查记录、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促进孩子观察力、思考力、认知力、动手力、组织力、表达力等的全面提升,孩子们不但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对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思,思中进步,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END